高柔孤身一人带领着少得可怜的兵马镇守壶关,待曹军军压境之时,他也就打算开关投降。
守又守不住,他为什么还不投降?难道等死不成?
然而,就在高柔欲投降之时,东边严舆又统领大军赶来。
这一下,被两面夹攻,高柔欲哭无泪。
考虑良久之后,高柔决定投降严舆。
要问原因,一句话,就是人家够强啊!
壶关城门打开,严舆看着手捧壶关大印而出的高柔,满意点点头道:
“不错,高柔大人能够主动投降,孤心甚是欣慰也。”
高柔跪拜在地上,十分恭敬道:“严舆主公英明无双,从此高柔愿意归顺在您麾下左右。”
严舆大笑不已,旋即下令,任命高柔为随军参谋,协助贾诩、许攸二人处理军中政务。
随后,在高柔的率领下,严舆从壶关东门进入,又从壶关西门走出。
自西门走出后,严舆统率着大批人马,对阵曹军。
十万曹军之中,主帅於禁看到严舆后,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的:
“严舆,援军速度这般快?荀攸先生,您怎么看?”
随行军师荀攸听到这话,也是忍不住陷入深思,之后叹气道:
“於禁主帅,我军恐怕非是严舆大军的对手,还是撤军吧。”
於禁闻言,勃然大怒:
“荀攸先生,您这是在开什么玩笑?我大军十万,对面敌军骑兵步兵加起来也就八万,再怎么也能厮杀一阵。”
“丞相命我等前来进攻冀州,是要我们夺占河北冀州全境,现在两军阵前,还没有交手,您就让我退军,是不是太惧怕吴军了点儿?”
见於禁执意不听自己的劝说,荀攸无语摇摇头,闭上眼睛,仿佛不忍看接下来残忍的一幕。
於禁倒是也没有搭理荀攸,他反倒是认为,荀攸文官就是文官,胆子比起他们这些武将,终究是低了点儿。
随后,於禁便是大手一挥道:
“何人愿意先前往战场,斩杀敌军将领,以示我军军威?”
“我等愿往!”
有两道声音先后响起,乃是李典和乐进先后走出。
他们二人直奔战场,大骂挑衅。
吴军那边,张合和高览忍不住了,纷纷请求出战,严舆点头答应。
於是乎,张合和高览奔入战场,跟李典和乐进交战起来。
四名将领交战在一块儿,却是打得有来有回,不分胜负的。
到最后,严舆都不耐烦了,挥挥手,李存孝便是手持天龙破城戟,亦是冲入战场之中。
一直紧闭双眼的荀攸,像是感受到什么,意识到什么危机般,猛得睁开眼睛,叫道:
“不好,於禁将军,快快让李典和乐进撤回来。”
於禁不明所以,但临行前曹操千叮咛万嘱托,一定要听荀攸先生的话。
於禁便下令道:
“乐进、李典,你们二人快给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