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2)

大清福晋 陶苏 3225 字 4个月前

凌波摇头道:“不是俗气,英雄美人的故事,本来就是最让人心动的。”

徐钊只是抿了一下嘴,似乎还在回味那种儿女情长的缱绻温情。

“然后呢,她嫁给了你,你们一定很恩爱,很快就有了孩子是不是?”

这次徐钊却摇头了。

“刚开始,我们的确很恩爱,但很快就发现生活变得一点都不美好。”

凌波疑惑道:“为什么?”

“因为她从小在军中长大,除了会舞刀弄枪,女人会做的事情,她一样也不会。她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更不会女红。那段时间,我们家里的米饭总是焦的,菜总是忘了放盐,如果她鼓起勇气做了肉菜,往往还半生不熟,在厨艺上,她实在笨手笨脚,连炒鸡蛋都炒不好。”

他是这样说,可是凌波一点也没有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不好。因为徐钊脸上并没有那种恼怒或烦躁的神情,她想,在发现妻子炒不好菜做不好饭的时候,他这样的男人,一定只是无奈地笑笑,然后把那些味道不好的饭菜统统吃光。

有情饮水饱嘛。

徐钊果然也是这样做的。

“她洗坏过衣裳,给我缝补衣服,却反而扯了更大的洞,家里的碗盘也经常会碎掉,但她总是不服气,请了军中其他的家眷来教她,很快她就能够做出像模像样的饭菜了,家务活也做得越来越好。

“只不过这中间的过程,实在辛酸,有时候她遭受了挫折,心情不好,难免就要发泄一番。”徐钊有点苦恼地摸了一下鼻子。

凌波笑道:“她发泄的方式,一定就是找你打架了。”

徐钊点头。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她现在一定什么都会了对不对,一定是个标准的妻子了吧?”

徐钊眨了眨眼,叹气道:“马马虎虎吧,起码现在炒鸡蛋里已经不会有碎壳了。”

凌波忍俊不禁,轻笑起来。

她这时候才发现,徐钊身上原来还有幽默细胞。

这个男人虽然贪污受贿,还挟持了她,犯了好几项罪,但至少对自己的家人,他是个温柔的负责人的好男人。

“你们现在有几个孩子了?”

徐钊竖起两根手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大一点,八岁了,大名则成;女儿五岁,还没起大名,小名春儿。”

“徐则成,徐春儿,都是好名字。”凌波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想到再过几个月,她也将分娩做母亲,却还没有给孩子想好名字呢。

“是儿子比较调皮,还是女儿比较调皮?”她接着问。

说到这个问题,徐钊似乎有点哭笑不得,他蹙了一下眉,道:“儿子像我,女儿像她娘。”

凌波了然了,笑道:“女儿调皮一些。”

“只怕将来不好嫁。”徐钊叹口气。

凌波笑道:“怕什么呢,你能娶到你妻子,你女儿将来肯定也有匹配她的好儿郎。”

徐钊微微笑了一下。

谈话进行到这里,他们两个似乎已经成了好朋友似的,如果不是一个还捆着手脚,一个面前还放着一把锋利的剑,画面一定会更加和谐。

夜色越来越浓,今晚的云层很厚,不见一点月光,屋外的墙根下,都是一片黑黢黢。

腊月的北京,冷风从巷子里呼啸而过,带来的除了寒冷,还有干燥。

大街上已经很少看见行人,这种时候,人们更喜欢躲在温暖的屋子里,或者温暖的被窝里,吃着热茶,跟家人温柔地谈话。

只有巡逻的官兵,偶尔脚步整齐地走过。

更夫敲着梆子,拖长了声音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但城里的人们对於这个声音已经太过熟悉,以至於听到了也会自动忽略,从来没有人会将这忠告放在心上。

回春堂的大门已经关闭,但里面依旧灯火通明,只不过安静得似乎有点过分。

外面巷子的黑影里,有轻微的响动,像是好几只野猫野狗,在墙根下窜过,沿着回春堂跑了一圈。

但没有人对这些动静起了怀疑,呼啸的北风掩盖了一切痕迹。

这时候,宫墙重重的紫禁城里,康熙爷正在接见雍亲王胤禛和博哲。

徐钊提出的条件,并没有让他感觉到吃惊,但是这两个条件背后代表的含义,却让他脸色凝重了起来。

胤禛和博哲肃立在一旁,书房里头烧着地龙,温暖如春,但他们却能感觉到,康熙爷此时的心情,就好像外面呼啸而过,刮得门板荜拨响的北风一样,冰冷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