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卫家的加入,让之前保持观望的各大世家不再犹豫,於是会稽之行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
皇帝自认不是个小气的人,绝不会插手卫屹之的决定,他只是让最心爱的九皇子去小小的试探了一下,瞅瞅他究竟是怎么个意思。
卫屹之说了句话:「愿做陛下双目。」
九皇子跑回去禀报父皇:「武陵王果然忠心,说要替您紧紧盯着那些世家呢!」
龙心大悦。
事后苻玄悄悄问卫屹之:「郡王当真打算替皇帝监视那些世家吗?」
卫屹之一脸茫然:「本王何时说过这话?」
「您不是说愿做陛下双目?」
「哦,本王是说好好替陛下欣赏会稽美景而已。」
苻玄惊叹,汉话果然博大精深,他要学的还有很多啊……
会稽之行谢殊无暇过问,她把此事全权交给谢冉处理,目前正在专心处理乐庵。
乐家不怎么雄厚,要挖根是很容易的,但她不打算打草惊蛇,还是很温和的,把乐庵叫来说:「本相看你挺适合做监察的,别管吏部了,去做御史中丞吧。」
乐庵惊讶道:「丞相何出此言啊?」
「咦,你参武陵王那一本不就是御史中丞的职责嘛,本相觉得你做得挺好的,好了别谦虚了,快快领职上任吧。」
然后御史中丞被调去管吏部,乐庵乖乖去了御史台。但是御史台那边早就是谢殊奠下,他在那里跟进了铜墙铁壁似的,除了乖乖当值外什么也做不了。
这安排太没人性了!
没人来给乐庵说好话,也没人过问过这次人事调动,连乐家的人都很平静的接受了。
看来对方很谨慎,谢殊也只能暂时将此事暂时压下。
这时谢冉过来报告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去会稽了。
他做事很仔细,不仅将出行日期和人数都理得清清楚楚,也已经以丞相的名义给会稽郡刺史、右将军王敬之发了信函。
万事俱备,只待出发。
谢殊坐在书房里,仔细检查过谢冉送上来的安排事项,忽然问:「王家大多聚集会稽,此次前去,退疾你可有什么想法?」
谢冉跪坐在她对面,背挺得笔直:「当初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王家权势曾辉煌到与皇家不遑多让,如今却是谢家一家独大,王家是不会甘心屈服的,丞相需诸事谨慎。」
谢殊想到一点,抬头又问:「那你如何看待卫家?」
「卫氏也是曾经辉煌,但他们败落的主要原因是人少。当初八王之乱,卫家祖辈几乎被设计诛杀殆尽,之后人丁比不过王家,人才比不过谢家,自然难以大盛。如今虽出了个武陵王,但也只他一人,陛下如此宠信他,除去他手握重兵外,肯定也有这层原因。」
谢殊点头:「说的在理,陛下需要武陵王来维持各大世家平衡,我们谢家又何尝不是呢?」她合上文书,冲谢冉笑道:「你也随我去会稽。」
谢冉楞住:「我也去?」
「自然,你功劳最大,当然要去。」
「可是我的身份……」
「跟着本相,谁敢废话?」
站在她身边的沐白应景地昂昂脖子,最近公子越来越霸气了,大人在天之灵得多高兴啊,雄起吧大谢府!
谢冉很是欣喜,但傲性使然,幷没过多表露,谢过谢殊后,回流云轩去做准备了。
流云轩伺候的小厮光福早已将行李打点好,见他回来,面带喜色,便知他是得偿所愿了。
「看来丞相还是很看重公子的。」
谢冉笑了一声:「这才不枉我那场苦肉计的自荐。」
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决定了未来不会有希望,唯有主动引起谢殊的注意,让她给自己机会施展才能。
但这些他是绝对不会说出去的,多没面子。
在出发前几日,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卫屹之给谢殊送了双木屐过来。
木屐做的很精致,看着厚实,拿在手里却很轻便。谢殊将之放在桌上盯了许久,甚至还忍不住拿在脚底板上比划了一下,然后很认真地问沐白:「你说武陵王是个什么意思?」
沐白想也不想就回答:「讨好公子。」
谢殊撇撇嘴,将木屐交给他:「好生收着,我用不着。」
沐白这时犹豫道:「其实吧……属下觉得这次去会稽,应该是用得着这个的。世家好风流,哪个不披薄衫穿木屐吃两口五石散?就连武陵王上次在覆舟山不也做了这般装束,这是大势所趋啊公子。」
谢殊眼神惊悚:「一定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