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丞相不敢当 天如玉 3362 字 4个月前

谢殊抿紧唇,扶着谢冉出了门。

谢冉额上流血不止,看着有些瘮人。谢殊吩咐小厮去请大夫来,没扶他走远,就在院中石凳上坐了下来。

「你怎么会来?」

谢冉按紧额头:「回府途中遇见沐白,他说谢敦命不久矣,丞相也在,我便来了。哼,自己不争气,落到这地步也是活该!」

谢殊看着他额头上的血止不住,有些发怵:「方才多亏你眼疾手快,否则遭殃的就是我了。」

谢冉看她一眼:「这是应该的,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我就算不上忠心了。」

等了许久不见大夫,谢冉脸都白了不少。谢殊怀疑是府上仆人心怀怨恨故意延冲,便叫来一名护卫好生照顾他,自己亲自去叫人来。

往西那边是谢龄那房,越往里走越冷清,一直走到花园内,总算看到小厮带人来了。

「丞相恕罪……」

谢殊打断大夫的告罪,「赶紧去治伤吧。」

「是是是。」

谢殊落后一步,往回走了一段路,忽然听见有孩童哭声,调转方向朝声音来源走了过去。

哭声来自一间院落,里面东西杂乱,甚至还有鶏鸭,应该是厨房。三个孩子站在院中,个个都身着绸衫,看着很有身份。最小的那个站在一间屋子外面哭,圆白粉嫩好似糯米丸子。

旁边个子高些的像是哥哥,手里提着一只沉甸甸的小布袋子,正恶狠狠地教训他,另一个却背对着他们远远坐在石头上,根本没理会二人。

小哥哥被哭烦了,一把将弟弟推在地上:「不就是拿了点米嘛,你怕什么?」

弟弟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更凶:「可是……祖父说、说现在家里的东西都不是我们的了……」

「胡说!等我出去换了糖来,有种你别吃!」

他要走人,弟弟却扯着他的裤脚,指着房门道:「里面撒了好多米怎么办?要被人发现了,呜呜……」

哥哥气得跺脚:「别再哭了!还不是你,笨手笨脚的,早知道就不带你了!」

谢殊看他们身边放着棍子,棍子前端绑着个斗筲,旁边的窗户上破了个大洞,猜想他们是用这个法子从屋中米缸里舀出了米,但到底人小,力量不够,从窗洞里收回头的时候就撒了大半。

可怜的糯米丸子哭得直抽气,谢殊瞧着都觉得可怜。这时那哥哥朝石头上坐着的孩子嚷嚷起来:「阿瑄,快想法子,偷米的法子不就是你想的吗?你肯定有法子!」

坐在石头上的孩子终於站了起来,指了指院角:「帮我抓鶏。」

哥哥一楞,接着就明白了:「你是说不要米,拿鶏去换糖?也好。」他把米袋丢给弟弟就来撸起袖子来帮忙,到底人大些,动作利索,和那叫阿瑄的孩子合力逮到了只老母鶏。

阿瑄转头找到根绳子,系在老母鶏的脚脖子上,让他抱去塞进窗洞,绳子还牢牢握在手里。不久后他开始收绳子,屋子里母鶏好一阵乱飞乱跳,但还是硬被拖到了窗洞边,又被哥哥给抱了出来。

「好了,米吃干净了,这下不会有人发现了。」他把绳子解开,放了母鶏,又扶起哭的脏兮兮的弟弟。

谢殊转身要走,发现沐白已经回来了,就在她身后站着。

「沐白,你知不知道这几个孩子是谁家的?」

「属下只认识那个叫阿瑄的小公子,是公子堂叔谢龄家的孙子。」

谢殊笑了笑:「真意外,谢龄居然有个这么聪明伶俐的孙子。」她想了想,又吩咐道:「你去传我命令,这府上的几个孩子由相府出钱延请名师前来教导。我看我们谢家也不是没有好苗子,以后未必不能超过王敬之家那个儿子。」

家族昌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不断,想到王敬之再也无法刺激到自己,谢殊心里真是无比畅快。

卫屹之回到封地后不久给谢殊来了信,已是阳春三月了。

他大约是有所顾忌,幷没有什么露骨之言。谢殊仔细读下去,末尾处,他忽然提到长沙王最近在勤练兵马。

太平岁月勤练兵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难怪连卫屹之也觉得不对劲。

谢冉的伤养了半月,总算好了许多,如今只有一点疤痕未消。晚上他来找谢殊,带来了从东宫探知的消息。

「丞相嘱咐的事情我这里已有了点眉目,但始终参不透。」

谢殊抬手示意他坐下:「你说说看。」

「皇后近日经常来往东宫,原本我以爲是关心新入宫的太子妃,但她每次都与太子密谈很久才离去。太子也有些反常,我试探了几句,他却嘴很严,不肯细说,但可以确定,一定与陛下有关。」

谢殊蹙着眉,手指摩挲着笔杆,忽然问:「你对长沙王此人是否了解?」

谢冉一楞:「长沙王?倒是经常听太子提及,他是陛下的亲弟弟。太子常说陛下嫌他待板沉闷,优柔寡断,长沙王却很欣赏他,叔侄感情深厚。当初长沙王外派封地,太子还难过了许久。」

谢殊觉得有些东西隐隐贯通了,「陛下承诺过太子大婚后便还权於我,却至今没有兑现,也许陛下不是在防我,而是在防太子……不对,太子仁厚,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陛下防的是皇后。」

越想越通透,难怪皇帝对卫屹之离都一事多加劝阻。

尚未有定论,沐白忽然从门外匆匆走入,低声道:「公子,宫里送来的消息,陛下忽然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