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才江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也知道官场上的事情, 往往都是小题大做, 何副总理来视察工作, 关你一个信息处处长什么事?纯粹是兴师动众, 没事找事。行了, 别当真了, 我有事找你, 跟我出去一趟, 何副总理现在在和叶石生、范睿恒开闭门会议, 我敢肯定, 绝对不会有事找你。”
吴才江发话了, 他又是副部长的身份, 夏想也不敢不从命, 他打电话给杨天客, 告诉他自己要陪吴部长, 有事直接打他手机。该交待的必须要交待一下, 上级问起, 下属也好回答, 同时也是显示出对杨天客的尊重。
杨天客连连说好, 还说让夏想尽管放心, 有小问题他都顶着, 除非有大事, 他一般不麻烦夏处长, 还是陪好吴部长要紧。
夏想就笑, 帮了杨天客一次, 虽然和他不是什么同盟的关系, 杨天客依然是计杰的人。但人性都有复杂的一面, 而且杨天客为人知恩图报, 事事做得都很圆润, 让夏想也很满意, 也省心不少。
有一个配合工作的副手就是省事, 只要把工作交待下去, 具体如何执行如何督促, 就都是副手的事情, 他只需要了解结果就可以了。
跟随吴才江出了省委大院, 来到旁边的咖啡厅, 吴才江笑道:"燕市的茶馆太少, 算了, 就到咖啡厅坐坐, 图个清静。”
坐下之后, 各自要了一杯咖啡, 吴才江也就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来意:"易部长对你很满意。”
夏想一惊:"我可没有那么大本事!”
吴才江对夏想的惊讶很满意, 点头说道:"当然, 你想入易向师的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知道你的才能, 是钱锦松说出的。关於劝说单城市和宝市成为试点城市的事情, 钱锦松已经向易部长私下里透露了, 我估计, 话也传到了何副总理的耳中了……”
吴才江似笑非笑地看着夏想, 意思是, 行, 有一套, 四两拨千金, 从小处入手, 看似不着痕迹, 没有好处, 其实到了最后, 还是最大的受益者。以一个处级干部的身份, 劝动了两个地级市主劝去申请试点城市, 可以说, 不仅得到了何副总理的赏识, 还给省里分了忧, 叶石生听说后, 也会对他另看一眼。
夏想,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能够从极其错综复杂的局势中, 敏锐地发现非常巧妙的支点, 然后只需要轻轻一撬, 一切就迎刃而解, 简直就是犹如神助, 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吴才江生平很少佩服人, 今天当他见到易向师一脸喜悦, 向他说出了夏想在幕后推动的内情之后, 竟然忍不住拍手叫好——好一手点石成金的妙招。
连易向师也是对夏想的做法大加赞叹。
易向师赞叹的不是夏想的做法有多高明, 他和何副总理对燕省的情况也做过分析,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平衡和妥协, 只能是由试点城市开始, 慢慢推广, 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燕省既没有足够的政治氛围, 经济上也不可行。但表面上的压力还是要施加给燕省, 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同时, 易向师也清楚, 实际上不管夏想是不是劝动单城市和宝市主动申请, 最后也基本上是先找两个试点城市推广, 但夏想的聪明之处就在於, 被动不如主动, 消极不如积极。
主动出面申请, 不但可以得到为省里解忧的印象分, 还能让何副总理记住两个城市的党政负责人的名字, 而且, 也让何副总理对他们高看一眼, 并且也会经常关注两个城市的发展, 说不定有合适的项目, 还会照顾。主动和被动一字之差, 待遇却有天渊之别。
而且, 因为夏想的从中说合, 夏想的名字必定在省里挂号, 也会让何副总理牢牢记住。试想, 一个处级干部, 竟然有敏锐的超前的眼光, 而且还能说服两大地级市的党政领导, 不但证明他有才能有口才, 还表明了他有人脉有关系, 能够取得别人的信任。易向师就暗暗称赞夏想确实有独到的眼光, 他居中协调, 省里、外经贸部和何副总理三方讨好, 最后是他自己、两个城市、燕省省委以及何副总理四方受益, 可谓一举数得。
如果没有钱锦松向易向师透露夏想为单城市所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想法, 只凭夏想从中协调的手段, 易向师会认为夏想只是一个政治投机客, 未必会有商业的眼光。但因为钱锦松简单明了地说出了夏想为单城市的发展提出的两条思路, 就不得不让易向师大吃一惊, 仔细分析之后, 更是震惊莫名, 为夏想的奇思妙想赞不绝口。单钢的铁路思路还不算太突出, 只能说眼光超前。但以成语为切入点的文化旅游, 就不得不说是极佳的创意了。
易向师身为外经贸部部长多年, 对地方经济研究得相当透彻, 也知道内地城市的缺点十分明显, 就是交通不便, 运输成本高, 而且思想保守, 产业结构老化, 等等, 从钱锦松的口中, 他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的经济学家侃侃而谈, 将单城市优势和劣势分析得头头是道, 而且点评得也是一针见血, 不比他这个部长差, 甚至有些主意连他都是闻所未闻的大胆。
由此, 易向师再一次仔细研究了夏想的履历, 才发现, 他以前就有许多次成功招商引资的先例, 而且次次都是眼光准确, 时至今日, 他在坝县时引进的项目还在赢利, 而且前景还很广阔。同样, 在安县时引进的项目也非常不错, 景区的扩建, 度假村的兴建, 还有犹如神来之笔的连接三石和三水风景的山水路, 处处体会出先人一步的眼光和水准。
山水路贯通之后, 现在由安县到景县非常方便, 而且两个景区之间还开通了班车, 景区之间的互助旅游项目增多, 极大地增加了可玩性和游客的游兴, 事虽小, 但意义深广。
易向师还真动了要调夏想到外经贸部的心思, 觉得以他的才能, 综观国内各省经济形式, 做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工作再合适不过, 如果再到社科院跟一些经济专家学习两年的理论基础, 说不定以后有望将他培养成为技术型的副部长。
易向师将他的想法对钱锦松一说, 钱锦松却笑着摇头:"夏想还是留在地方上好, 他有理论是好事, 但他更适合做具体工作, 在地方上, 才更好发挥他的才能, 才能为百姓做实事。”
易向师一想也是, 也就没再勉强, 转而告诉吴才江, 想抽时间和夏想见个面, 当面谈一谈, 吴才江一口答应下来。但易向师没有料到, 燕省的领导层中对於产业结构调整的争论非常激烈, 叶石生含蓄地表示反对, 范睿恒谨慎乐观地表示支持, 马万正基本是中立, 崔向却持强烈支持的态度, 宋朝度也是大力赞成, 其他常委有反对有赞成, 还有中立, 总之, 基本是僵持的局面, 一半对一半。
何副总理见此情景, 对燕省的兴趣反而更大了, 会一直开个没完, 上午开了, 下午还要开, 他抽不出时间见夏想, 就让吴才江转达一下他的意思就可以了。
吴才江也想见夏想一面, 因为他从夏想的从中周旋的手段之中, 发现了夏想确实有过人之处, 不但有商业头脑, 政治眼光也非常准确, 非常善於利用各方博弈的局势之下的支点, 然后准确地切入, 一举成为撬动杠杆的关键力量, 以小胜大, 聪明, 绝对聪明。
吴才江就饶有兴趣地又说:"小夏, 我想问你一件事, 你一定要对我说实话……上一次我借高成松之手对付你, 你现在是不是对我还大有意见?”
PS:第一更送上, 别走开, 今天三更。一是祝贺蓝袜MM和银鞍白马‥飒遝流星兄弟荣升官神的舵主, 在此感谢他们对官神的支持, 二是回报兄弟们对官神的一贯鼓励, 兑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