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向前迈出1大步(2 / 2)

官神 何常在 3747 字 4个月前

同时他也有理由相信, 产业结构改革绝对是一次约好的机会, 完全可以打乱付家的部署和崔向的计划, 也是他难得的一次可以跳出崔向控制的大好时机。

"付家进军燕省, 不仅是政治资源, 还打算来燕市投资, 打经济牌, 可谓用心良苦。”吴才江身为吴家人, 自然对付家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 也了解付家的动向, "他们想在燕市投资一家高档的百货商场, 提倡高端消费, 就是要和燕市本土的低端商场拉开距离。”

夏想听了付家的意图, 不由笑了。

在燕市投资高档的百货商场, 不能说没有眼光, 只能说眼光太超前了。以燕市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 除非付家不在意投资是不是打了水漂, 否则还真是一笔得不偿失的生意。

燕市人有钱的话, 都喜欢买房, 再不济就是直接存在银行, 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度有限, 既不时尚也不追求品味, 所以高档的消费场所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一个LV的包, 也没几个人认识是国际大牌。地域上的差距和经济上的层次决定了燕市的高档百货没有什么成长的空间。后世先有一家本市的零售业巨头, 在着名的国北商场南面开了一家高档百货——美西百货, 想凭借国北的人流优势将美西带动起来。

结果美西门可罗雀, 在里面卖高档瑞士手表的亨得利连锁店在坚持了两年后, 也只好关门大吉。客流太少, 形不成效益。

不过既然付家要来就让他们来好了, 也许在他们的大力提倡之下, 还能让燕市的有钱人变得有品味起来, 也喝咖啡、抽雪茄, 然后戴名表、打高尔夫, 最后人人最用LV包。

不过在燕市用LV的代价就是, 很有可能被人按照拚音念成Lǘ——驴。

又说了一会儿话, 吴才江就接到电话, 何副总理要紧急返回京城, 他就匆匆告别夏想, 陪同何副总理返程。

何副总理的视察结束, 省委大院的人就都放了假, 夏想刚想回家, 又被宋朝度留了下来, 说是晚上一起吃饭。

夏想就陪宋朝度到楚风楼吃饭, 正好也离家里不远。

夏想就知道宋朝度找他是说何副总理开会的事情, 果然, 菜还没上齐, 宋朝度就兴冲冲地说道:"本何副总理下午就要回去, 但他对省里含糊不清的说词不太满意, 就决定下午继续开会, 就是要等燕省给一个明确的答覆。省里就在中午紧急召开, 本来叶石生的态度还是能拖就拖, 一直拖到何副总理没有了脾气。但范睿恒却提出既然何副总理非常关注燕省, 就应该给出明确答覆, 他的意见是, 要逐步、渐进式地推行产业结构改革。”

"马省长是什么态度?”夏想对马万正的态度非常好奇。

"马省长一开始是中立, 但后来在我的说服下又持赞成态度, 但他的观点既不是全面推广, 也不是试点城市推广, 而是先拿几个濒临倒闭的国企入手进行改制, 他的态度和崔书记的看法一致。崔书记的意思是, 全省同时开始改制, 但只着手大型国企, 还是濒临倒闭的大型国企……随后我和钱秘书长就同时提出了试点城市的思路, 范省长也是大加赞成, 马省长听了后也改变了主意, 转而赞成我的意见。叶书记在私下里和我谈话之后, 就表态通过了试点城市的做法, 在下午的会议上上报给了何副总理。何副总理非常满意, 听完汇报后, 当即决定返回京城。”宋朝度兴致颇高, 看来是得到了何副总理的赞赏, 而且他提出的试点城市一说, 也得到了大部分常委的赞同。

"叶书记是不是私下里问您有没有找好试点城市?”夏想对叶石生的过於保守还是微微失望, 果然是一旦一个人身居高位, 如果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就失去了进取精神, 完全趋於保守, 只求平稳。

"没错。”宋朝度露出少见的开心的笑容, "我回答他说, 正在努力, 有八成把握, 叶书记才拍拍我肩膀说道, 朝度呀, 你替省委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我个人要对你表示感谢。”

"呵呵……”夏想也笑了, 叶石生的表现也有有趣的一面, 想必他也是心中压了一块大石头, 突然之间一切障碍都没有了, 自然是长舒了一口气, 对宋朝度的话也是有感而发, 就又说, "不止是叶书记, 连范省长也会为您主动为省里分忧而大为放心, 说不定他也会以个人名义对您表示谢意。还有别的常委, 也会对您增加不少印象分。”

单城市和宝市, 对省里的十几个常委来说, 都没有利益冲突, 所以两个城市申请试点城市, 当小白鼠, 也正合所有人的心意, 就算他们会对宋朝度的做法有猜疑, 也会首先感谢宋朝度替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否则在试点城市的问题上, 肯定又是一番争论, 免不了争吵不休, 最后再退步再妥协再退让, 才能决定下来归属。

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试点城市就是一个坑, 谁跳谁倒霉。既然宋省长大度到自己找自己人跳坑了, 大家肯定要高姿态地表现一番, 都要对宋省长的牺牲做出适当的表示才对。官场之上, 就是你抬我我抬你, 别人主动退让的时候, 大家也要有风度地抬抬桥子, 才能在下一次自己有难的时候, 不被别人落井下石。

"范省长已经找我谈过话了, 也有了恰到好处的表示, 至於其他常委是不是有所表示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有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认可, 做起事情来就容易多了。”宋朝度的高兴来源於叶石生和范睿恒的双重肯定, 因为叶石生和范睿恒自上任以上, 都很少肯定别人, 更没有过两个人同时对一个人大加赞赏的时候, 就是因为试点城市的事件, 两位党政一把手不约而同地对他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也让他第一次体会到深受重视的感觉, 确实不错。

说来还全是因为夏想的功劳。如果不是夏想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说服了单城市和宝市, 如果不是夏想劝他主动出击, 最后在常委会上一番争论之后, 再让叶书记和范省长联手做出决定, 将任务压到他的身上, 就完全不是一样的效果了。主动替领导分忧, 领导不但会对你高看一眼, 还会对你提出的要求格外重视。但如果是领导综合各方因素, 强行压下来的任务, 就是你份内的应做的工作, 做不好, 要承担责任。做得好, 是你应该做的, 也不一定值得表扬。

宋朝度就真心地说道:"小夏, 我得感谢你给我的忠告, 让我主动向前迈出一步, 取得了主动权。不得不说, 这一步, 看似是一小步, 其实是我的政治生命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何副总理和易部长也抽空和我谈了几分锺, 对我的勇於进取的精神表示赞赏, 劝我用心做好试点城市的工作, 相关政策和资金, 外经贸部可以给予相应的支持, 估计何副总理也会在国家的项目上适当照顾一下试点城市。还让我不要把试点城市当成负担, 要当着前进的动力……易部长人也不错, 虽然话不多, 但可以看出确实对试点城市的事情非常关心, 何副总理表面上看上去很严肃, 其实说话的时候很和蔼。”

PS:后面还有……求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