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第 134 章 穿越第一百二十九天……(2 / 2)

等陈秋荷和沈怀山告别后。

他看着那桌子上的一袋子白糖,忍不住感慨道,“我就知道沈知青是个有能力的。”

“将来会过的很好,万万没想到”

这么快啊。

从前进大队出去还不到一年呢。

他还记得当时沈美云领着绵绵来胜利公社的时候,那时候十几个大队,没人肯要她们娘俩。

谁能想到现在呢

他的话,大人们懂,孩子们不懂,孩子们盯着那一袋子白糖。

“爷爷”

老支书摆摆手,胡奶奶顺势接了过去,低头在白糖袋子上咬了一个洞,“来,孩子们排队站,一人分一小撮,沾沾沈知青的喜气,往后都要像沈知青那样有本事。”

阿牛还是个只会吃的年纪,当即高兴的大叫,“可以吃白糖咯。”

倒是银花年纪大点,想的也多。

她眼睛灼灼发光,“奶奶,是不是我好好读书,将来就能像是沈知青那样”

这话还未落,她爸就来了一句。

“丫头片子读什么将来还不是要嫁人的,读的在多,还不是给被人养的”

银花听到这话,眼睛下意识地跟着黯淡了下去。

结果

银花爸这话还未落,就被老支书一烟袋子打了下去,烟袋的杆子用的是铜做的,那硬的很。

哐当一声。

砸在银花爸的脑门上,他顿时委屈,“爹,我又没说错,你打我做什么”

老支书冷笑,“打你个糊涂蛋,你说读书没用,但是你看人家沈知青,怎么就那么有本事她还不是大学生”

这话说的,让银花爸怎么回答。

“那怎么一样人家沈知青是城里人,我们家银花和银叶是乡下的孩子。”

“乡下的孩子怎么了”

老支书抽了一口旱烟,缭绕的烟雾熏的他满脸沧桑,仿佛做了什么重要决定一样,“从今天开始,家里的孩子全部送到学校去读书。”

“爹”

这话一说,家里的众人都跟着惊讶的叫了出来。

“让阿牛和阿虎读书,一年都要花五块钱,在让银花和银叶去读书,那要花多少钱了”

面对家人的反驳。

老支书站了起来,哐哐哐的磕着烟袋子,烟灰飘了起来,让屋内的众人看不清他的脸色。

“我活着一天,我来供。”

“我死了,拿我的身后补贴来供。”

他在沈美云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一个女孩子也能挑起大梁的希望。

所以,才做了这么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这话一落,屋内就跟着安静了下去。

“爹您这也太荒谬了。”

老支书不在乎大家怎么评价他。

他低头看向银花银叶,“你们会好好读书吗”

银花眼里闪着光,带着坚毅,“爷爷,我会的,我肯定会好好读书的。”

她也想像沈知青那样有本事啊。

银叶没说话,她咬着唇,“我怕我做不到。”

两姐妹截然不同的反应。

“孩子,你还没做呢,大胆去做吧,有爷爷在的一天,爷爷就供你们读书一天。”

这是老支书给的承诺。

而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当初一个承诺,彻底改变了他们家族的命运。

李科长办公室。

“你是说,你们胜利公社就有五头猪前进大队九头,活着的”

刘主任来找李科长汇报工作,他站在办公桌前面,听到李科长这样问道。

他点头,苦笑,“领导,我不至于拿这种事情来欺瞒您。”

李科长忍不住站了起来,拍手,“好啊好啊,我是万万没想到的,你们一个公社有的猪,竟然比我们整个漠河市还多。”

要知道,他们整个漠河市到了年底,也才分配了五头猪下来。

“公社那边没遭猪瘟”

刘主任摇头,他回忆道,“当初中间的时候,公社的养的猪是生病了,但是乔知青打电话给了沈知青,后面沈知青给了一个办法,这不就度过去了。”

李科长意外了下,“这里面还有沈知青”

“难怪”

难怪什么

难怪部队的猪能活下来,难怪公社的猪能活下来。

这都和沈美云有莫大的关系。

刘主任好奇地看了过来。

“我当初真是千不该万不该,让沈知青去了部队啊。”

“我真是”李科长打了自己一巴掌,“活该”

自己把人才放在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刘主任看到这惊了一跳,他没想到,李科长对沈知青的看法竟然这么高。

他当即便心里紧了几分,看来回到公社后,对沈大夫和陈同志要更好一点了。

李科长注意到刘主任还在旁边,便叹口气,“让你见笑了。”

“跟我说下这十来头猪的情况。”

刘主任点了点头,“公社一共五头猪,其中两头三花顶的,是当初前进大队母猪下的崽,给了两只到公社来,这两只猪快满一年了,重量都在一百五十斤以上,另外三头是从部队带回来的,大的有一百零几斤,小的也有七十斤。”

这五头猪是放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他也算是知道。

这重量倒是和部队的猪差不多。

“那前进大队的呢他们怎么有九头”就是漠河市都找不到九头来啊。

这个刘主任倒是知道。

“是这样的。”

“前进大队这九头猪里面,其中有一头母猪是阿花,它在年初的时候难产本来要没了,被沈知青救回来后,下了十头小猪仔,给了公社两头,剩下的八头则被老支书分给了,下面的社员们。”

“让社员们先帮忙养大了,也不算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李科长一听,意外了,“那猪都活下来了”

“是啊,当初也有生病的猪,都按照沈知青教的法子,全部都活了下来。”

是一头都没死的。

说实话,这是个奇迹。

当然,更多的是也是社员们多用心,在这些社员们的眼里,把猪崽子当成祖宗来对待的。

白天黑夜的伺候。

这才让几头猪幸免了下来。

听到这话。

李科长忍不住站起来,“好啊,这沈知青真是一个大好人啊,她就算是走了,还给你们大队留下这种好事来。”

他在办公室来回踱步。

“这样”

“从胜利公社这边,抽五头大猪给漠河市,我从单位这边给你打一个欠条,明年保证还给你们。”

“另外,但凡是上交猪的大队,从市内都会颁发先进大队的称号。”

刘主任沉默了片刻。

李科长,“怎么”

刘主任,“五头猪太多了。”

他虽然有帮漠河市度过难关的意思,但是这五头也太多了啊。

他们自己公社大队还要吃呢。

李科长,“四头”

刘主任,“三头。”

四目相对。

双方都不让步。

李科长,“三头就三头吧。”

“不许在反悔了。”

刘主任点点头,“自然。”

他搓搓手,“不过您说的那个先进大队”

“少不了你的。”

“那先进公社”

这话一说,李科长抬头看了他片刻,“有有有,多三头猪,你就是我祖宗。”

从部队倒是接了一批猪过来,但是部队的猪都是小猪。

好多才十多斤重,二十多斤重的。

这种小猪崽子是真没法吃,吃了那等于说是把未来的大肥猪给吃了。

纯粹就是丧良心了。

“那行啊,李科长咱们说好了,今年的先进有我们公社和大队。”

“有有有,自然有。”

“等会”

“你站住。”

李科长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既然前进大队有猪,那其他大队有吗”

总不能说就前进大队的猪活下来了吧

当初的试点学习,可是在胜利公社的,按理说其他大队也有才对。

刘主任见打打不住哈哈,便直说了,“其他大队有伤亡,我没提,是因为他们的猪只够自己吃。”

“一个大队多少”

“一两头吧。”

李科长,“”

他走到刘主任面前,他的个子要比刘主任高半个头来,以至于还要低头看着刘主任。

“你知道整个漠河市,今年上面给我们的分配比例地多少吗”

刘主任哪里知道市里面的事情

他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公社主任而已。

“五头。”李科长脸色沉重,“可是,你知道我们漠河市有多少人吗”

刘主任陷入沉默,他干巴巴道,“这确实是有些少。”

“城里的日子,比乡下难多了,这样吧,我也不说多,你在从其他大队,给我匀两头猪出来。”

“我权当借的,明年一定还。”

他手里还有十几头小猪崽子,留到明年年底,也都能长大了。

刘主任听完这个情况后,倒是没拒绝。

“我回去和下面的社员们商量下,到时候在给您结果。”

李科长嗯了一声。

“我等你的好消息。”

刘主任的动作很快,回去后就召集了,各个公社的老支书以及大队长们开会。

他把这件事一说,下面的人沉默了下去。

“我们大队肉也不够吃,一年到头就盼着这天呢。”

“是啊,刘主任,我们大队今年就活了两头,另外一头还要留种,只能杀一头。”

“给了市里面,我们就没了。”

大家都不愿意。

倒是老支书站了起来,“我们大队给三头。”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老支书,你没开玩笑吧”

老支书说出这话是有考量的,他们大队除去阿花这头母猪,剩下还有八只。

小的也有一百来斤,大的有一百七八十斤。

说实话。

老支书之前不知道这个情况,知道后,他就立马吓的一凛,他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树大招风,怀璧其罪的道理还是懂的。

整个漠河市才五头猪的分配情况下。

他们一个小小的生产队就有九头,但凡是有人想弄他们。

随便一个消息举报上去,他们大队就完了。

毕竟,上面规定了,一个生产队的养猪名额只有两头。

他们这是超标中的超标了。

他需要自保,当然也需要名声。

于是,老支书站了起来,“我们大队能有这个成绩,是刘主任带领的好,也是沈知青当时教会了大家科学养猪,这才能有现在这个情况。”

“如今市里面既然缺猪肉,我们大队自然是当仁不让。”

“好”

刘主任夸奖起来,“大家都要像前进大队的老支书学啊,他是大家的榜样。”

有了他的带头,其他人顿时面面相觑,“我们大队有三头,出一头吧。”

“好,康庄大队算一个。”

“那剩下的一头,就从公社出,那行了,会就到这里,我现在就去给李科长回复。”

大家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等散会后。

有人忍不住朝着老支书说道,“您也是,给这么多,自己大队的人怎么办”

老支书笑了笑,“我们大队省着点吃就行了。”

他们大队能够养活这么多猪,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当初洪灾的时候。

他们大队算是保存的最完整的。

这才有了如今这些猪。

大家听到老支书这话,摇摇头,“您的觉悟就是高,当然您也有这个实力。”

老支书不居功,坦然道,“我们大队是占了沈知青的光。”

不管是沈知青的养猪知识,还是沈怀山的治病知识,甚至季长峥因为亲人在这里。

选择来到他们大队进行救灾。

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而且,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和沈美云有关。

说实话,在老支书的眼里,沈美云就是前进大队的恩人。

只是,这话他就不和外人说了。

刘主任把消息带给李科长后,李科长立马派车过来接猪,五头猪的待遇,那真是比人还好。

与此同时,他还给了三面锦旗。

一面是胜利公社的,还有一面是康庄大队的,最后一面是给的前进大队。

当然,给前进大队的不止是锦旗。

还有两百斤良种,这算是李科长自掏腰包给的好东西。

从种子站抢来的,谁都没给,就给了前进大队。

说实话,原先还有些怨念,老支书怎么把自己大队的猪给出去那么多的社员。

在看到这锦旗和良种的时候,顿时说不出话了。

“还是老支书厉害啊。”

“这可是先进大队的锦旗啊,给我摸摸。”

“我还没摸过呢,是金丝绒面料的,好舒服。”

“我倒是更喜欢这良种,明年我们大队的粮食肯定不少。”

比起名声老支书也更喜欢良种,他摸了又摸,“这是好种子收起来,春耕的时候种到最好的地里面。”

“好咧”

老支书看着笑容满面的社员们,心情也跟着好了几分。

“我就说,当初让沈知青来我们大队没错。”

大队成立了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得到先进大队的称号呢。

而且他们大队在市里李科长,那挂了名号,以后有好事肯定落不下,他们大队。

想到这里。

老支书抽着旱烟都跟着愉快了几分。

“我去找沈大夫聊聊天。”

腰板挺的笔直。

“他们家可真会生孩子。”

生了沈美云这么一个优秀的同志。

沈美云还不知道,她所带来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因为进了年底,家属院的嫂子们也都跟着忙活了起来。

赵春兰一早包了一个碎花布头巾,提着一个篮子,过来找沈美云。

“美云,我们今天打算坐汽车去哈市赶大集,你去不去”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