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丞相不敢当 天如玉 3060 字 4个月前

第 17 章

喉结的事,谢殊不是没有注意过。

当初谢铭光在世时就给她找能人异士做过一块惟妙惟肖的假喉结,但那东西粘在脖子上不舒服不说,说话吞咽也无法做到和男人一样自然地上下滑动,反而更惹人注意。她干脆不再使用,一直用衣领好好遮着脖子。

卫屹之给她检查伤口是出於兄弟情谊,可若是真发现什么,就这点兄弟情绝对不值钱。

不过,比起陆熙奂等人伺机谋反一事,这实在微不足道。

谢殊爲免走漏风声,故意选在深夜入宫,硬是将正在与美人你侬我侬的皇帝给骚扰去了御书房。

皇帝心情不好,坐在案后阴沉着脸:「谢相深夜来此究竟有何要事啊?」

谢殊严肃地呈上乐庵的供词。

皇帝展开一看,脸唰的白了:「此事当真?」

「回陛下,千真万确。」

皇帝起身,负着手在殿内来回踱了几圈,命祥公公去传几位重臣前来见驾。

深夜闻召,大臣们都很纳闷,进了御书房后见丞相也朝服齐整地站着才料想是出了大事。

卫屹之与谢殊交换了个眼神,当做毫不知情。

皇帝将南方士族意图谋反的事说了,大家虽然惊诧,但还不至於慌乱,毕竟提前知道就好防范了。

「诸位爱卿看此事该作何处理啊?」

太尉桓培圣和中书监袁临都看了看谢殊,等她先发话,其他人也都拿不定主意,只有光禄大夫王慕道:「陛下当严惩逆贼。」

皇帝蹙起眉心,严惩是肯定的,但具体怎么惩,找谁去惩,都比较难办。他忽然看向谢殊,贼笑道:「此事不妨就由谢相去处理吧。」

谢殊当然不乐意,她真打算做的话又怎会把事情抛给皇帝,谁想碰南方士族这烫手山芋哟。

「陛下三思,兹事体大,微臣难当大任,陛下不妨将此事交由太子殿下处理吧。」

皇帝不喜欢太子,但谢殊说的也有道理,人家要撬他司马家的江山,最有资格出面的自然是皇帝和未来的皇帝。没有世家乐意卷入皇权纷争,大家心知肚明。

卫屹之这时朝皇帝行礼道:「微臣也认爲谢相不可担此重任,陛下可别忘了乐庵一事,谢相行事有失公允啊。」

谢殊当即不悦:「武陵王这话什么意思,本相也是爲了江山社稷着想,若是乐庵行端坐正,本相又岂会动他?」

卫屹之面朝皇帝,都懒得看她。

皇帝没心情欣赏二人互斗,摆摆手道:「罢了,就交给太子去办吧。」

出宫时已经快要天亮,谢殊故意走慢一步,待卫屹之出来,上前向他道谢:「刚才多谢仲卿帮忙了。」

「你我兄弟,这般客气做什么?」

谢殊干笑两声,你要能把我当一辈子兄弟就好了……

卫屹之看看天色,遗憾道:「原本解决一桩祸患,当去同饮一杯庆贺,但此时天还未亮,酒家还没开门呢。」

谢殊笑道:「那就等明日休沐如何?」

「也好。」

二人道别,各自回府,谢殊一到家就翻箱倒柜地找当初那个假喉结。

这东西是谁做的谢殊不知道,谢铭光怎么弄到的她也不知道,她坐在铜镜前,将那精致的小盒打开,有种拿起武器去迎战的心态。

正努力贴着,谢冉来了,刚叫了声「丞相」,就听见屏风内哗啦一声。

他疑惑地绕过屏风,谢殊已端正跪坐在小案之后,拿着本书认真看着。

「咦,是退疾啊。」

谢冉四下看了一圈,幷无异常,还以爲是自己听错了。

「我是来问问丞相,陆熙奂之事如何了?」

「哦,此事陛下已交给太子殿下去办,剩下的事我们不必插手了。」

「这样也好。」谢冉幷没有走的意思,在谢殊对面跪坐下来,忽然问:「丞相如今与武陵王究竟是何关系?」

谢殊拿开书,笑了起来:「对了,你还不知道,怎么说呢,差不多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